项有建的Google系列文章
Google在搜索引擎领域和广告领域所取得的成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后,胸怀大志的Google并不满足于眼前所取得的成就,更上一层楼,成为了Google的座右铭。
在网络领域里武装到了牙齿的Google帝国凭借着其四大基础武器――新型的开放性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手机软件平台、浏览器、作为看家本领的Google搜索引擎和Google拼音输入法,使得Google在网络领域里的竞争中优势凛然。
一山不能容二虎,挡在Google称霸路上的第一只栏路虎,就是号称IT之王的微软,在IT业界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要去做微软正在做的事,也不要去做微软想要做的事”,这句话,足能证明强大的微软在对手心目之中的地位。
微软,是靠操作系统起家,主宰着着个人电脑的桌面世界,支撑起微软帝国的,是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IE浏览器与办公软件Office。
这就使得Google想要在微软的传统势力范围有所作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差异化,这位蓝契斯特前辈的教诲,在Google身上起了作用。迈向网络,成了Google的终极战略目标,而所有的一切,将围绕着这个终极目标而展开,Google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是要称霸网络。
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远谋深算的Google开始了它那气势宏伟的战略布局:通过战略平台,来实施平台战略,试图将它的根部,深深去插入网络之中。
平台战略
长尾理论,是网络经济的精华所在,要让长尾理论能够充分地发挥它的威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利用某些网联平台来实施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的前提,是规模,唯一在数量上到到足够的规模的时候,长尾理论才能够生效。这里的规模,指的是交易的双方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一方面是产品本身在品种上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这样消费者才会到这里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另一个是消费者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这样对产品的销售才有实际的义意。
两者之间互辅互成,互相促进。
物美价廉,是消费者对他们所购买的产品的主要前提,因此,构成规模的成本要低,是实现长尾理论的基本要求。
平台,正好具备了实现上述功能的一个好去处。
首先,平台可以对人气进行有效地汇聚,而无需付出额外的成本。
其次,平台可以对它可进行销售的产品进行承载,一个没有承载能力的系统不能称之为平台,这是平台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平台的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它的辐射性,另一个就是它的承载性。
比如说门户网站,如新浪,由于没有承载性,所以不能将它作为平台使用,虽然它具备了一定的辐射性,而QQ,则由于它同时具备有承载性和辐射性,因此,QQ可以作为腾讯公司业务扩展的一个平台。事实上,通过QQ平台进行推广的QQ农场风糜了整个中国,这就是平台辐射原理的威力所在。
而Google的发展战略,正是建立在平台战略的基础之上的,他以Google的平台作为依托,通过不同的平台对网络进行扩张,这就是Google总体发展战略的主基调。
战略平台
在网络世界之中,有四个最基础的软件,它们是操作系统,浏览器、搜索引擎和输入法。浏览器是网络的唯一管道,而搜索引擎是网络的主要交汇点,网站的网页所包含的资讯和服务是构成网络海洋的水滴,一滴滴不计其数的水滴由搜索引擎这个主要交汇点、通过浏览器这个管道汇聚成为网络的海洋。
这四个基础软件,由于都具备了辐射性和承载性,因此,又可以作为通向网络的战略平台。
而在这些战略平台之中,Google的搜索引擎一支独秀;在操作系统方向,Android是后来居上,大有超越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之势;在浏览器和输入法之中,Google也是列强之一。因此,唯一能够与Google相抗衡的,也就只有微软。
微软是操作系统与浏览器之王,与Google一样,微软也同时具备了四大基础武器,但是在对于网络的理解之上,微软显然不是Google的对手。
而其他的企业,只能在某一领域之中与Google相抗衡。因此,Google在网络领域里的竞争中优势凛然,在理论上,Google已经隐隐约约的登上了网络时代的王者之位。
四大武器,分别构建了四个战略网络平台,通过平台的辐射,使得Google的触角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向网络延伸,从而在网络上形成了有效的战略纵深,进可攻,退可守。
四大战略网络平台互为奇角,遥相呼应、相辅相助,相互之间有机地融为一体。由此构成了一个多平台体系,通过进行相互辐射,使使效能更为提高。
搜索引擎,是Google的看家本领,是Google大厦的唯一支柱,也是Google通向网络的大本营,而搜索引擎又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的汇聚点。
打遍天下无敌手――独霸搜索引擎
自Google搜索引擎在超越雅虎之日起,Google搜索一直牢牢地控制住搜索引擎市场的局面。
搜索引擎是Google的命脉,这不仅仅是因为搜索引擎本身的重要性,对于Google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以搜索引擎为支撑的AdSense的广告平台,能够为Google带来巨额收入的AdSense,几乎可以说是Google唯一的经济支柱。
而且,Google搜索引擎平台,是Google所有的平台之中,辐射能力最强的平台,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搜索引擎日益的依赖,和Google搜索高达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在人们的网络生活之中,越来越离不开搜索引擎的帮助,无论是找答案,还是看新闻,无论是买东西,还是看影视剧,通常来说,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可Google一下,那怕他是在用百度来Google。
对于内容提供商来说,搜索引擎的广告联盟,是绝大多数中小业者的主要来源,而这些数量众多的内容提供商,在利用搜索引擎赚钱的同时,又在帮着推广相应的搜索引擎,使得搜索引擎领域进入到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当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搜索引擎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市场占有率,代表的是当前的市场作用力,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意味着已经达到了市场独占的水平,在赢者通吃的数字经济领域之中,独霸天下,意味着具有了最高级别的安全性,以一个风险很小的战略平台作为大本营,无疑是一种最为理想的选择。
所以,虽然Google的平台众多,产品也五花八门,但它的大本营,设在了Google搜索引擎这个战略平台之上。
占领无人区――手机网络时代的操作系统
在3G时代到来之际,手机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当今手机的发展趋势,在iPhone的热浪推动之下,更是把智能手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与此同时,手机操作系统的昔日霸主,诺基亚的赛班操作系统,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手机智能化的要求,正在风雨之中摇摇欲堕,早已没了往日的光彩。
在关键的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居然出现了一个无人区,这一情景,不禁让Google大喜过望。
而近一年来,Android一直是手机产业的热门话题之一,关于Android的报道,让人目不暇接,三天两头就能看见有新的手机厂商或运营商加入Android的行列之中。
在中国,三大运营商均将Android作为自己的自有操作系统,其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引进Android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使之成为具有自己的外壳的手机操作系统,而中国电信则声称将直接采用Android。
在国外,最早采用Android的大腕级企业则是著名的摩托罗拉,随其之后,索尼也宣布加入Android阵营,就在日前,美国又有三家运营商同时宣布加入Android阵营,整个Android阵营是日渐壮大。
据统计,当前,Android手机机型数量已达12款,遍布全球26个国家的32家移动运营商。
面对着此情此景,Google CEO施密特一面抚摸着他那心爱的Android,一面自豪地声称:“所有条件已经具备,Android将呈爆炸式增长。”
Android可以说是一种平淡无奇的手机操作系统,它只是无数基于Linux内核的一种操作系统之一,本身并无过人之处。Android之所以如此地受到手机企业的热捧,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切实可用的手机操作系统,本身并不存在重大的系统性缺陷,因此,对于那些渴望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的手机业巨子来说,Android的问世,无疑就是雪中送碳,他们只需通过对初具规模的Android进行二次开发,就能够使自己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
这样一来,就可以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由于是自己的操作系统,因此业主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改造,以更好地配合其总体战略的实施。如:按照自身的定位,给予用户某些特殊的用户体验,又或者从竞争的角度出发,可以轻易地实现与对手的差异化或同质化战略。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手机操作系统作为手机终端最基础的软件,可以作为一个极具价值的战略平台进行使用。通过这个有最强的承载能力的操作系统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对所有的其他应用加以推广,例如:在操作系统上预装一个应用软件,如某一品牌的浏览器,则可以说是推广该浏览器的最佳方式,由于几乎每个厂商都渴望得到这样的推广能力,来实现产品的增值,因此,谋求一个属于“自己”的推广平台也就理所当然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大手机巨子们纷纷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Android阵营之中,并且将其作为自己的拳头产品加以推广。
由于已经拥有众多大腕级支持者的支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Android显然有着光明的前途,并由此迈向成功与辉煌之路。
与微软形成差异化――网络超越桌面的时代的到来
网络,这是一个IT领域之中的新大陆,也是一个被微软所忽略的处女地,从网络通向IT,这无疑是一条可以避免与强大的微软正面决战的捷径。
初出茅庐的Google,在发展初期所选择的迂徊战略,显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孙子在两千年前就得出的结论,影响着聪明的Google。
更为重要的是,Google已经看到了网络应用将会超越桌面应用的这一未来的结局,跑马圈地,成了Google的重中之重,过多地与微软在桌面上进行纠缠,只会影响Google快速占据网络制高点的速度。
Google那敏锐的目光,迅速地为自己找准了方向。
结果,在网络这块处女地上,Google犹如洪水猛兽一般,到处抢占地盘,对于先来的弱者是痛下杀手,好似砍瓜切菜一般,当者立毙,无人能敌。
而局势的发展,与Google当时所估计的一样,据统计数据表明,网络应用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对桌面的应用。到了现在,当微软发现情况不妙,想要在网络领域对Google进行追赶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强大的网络Google,就像铜墙铁壁一般地挡在微软前进的路上,微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
当微软想要进入网络的制高点之一的搜索引擎时,突然发现,技术力量强大、市场占有率绝对领先、资金无比雄厚的Google搜索,已经牢牢地把握了搜索领域的绝对制空权。无奈之下,微软只好花费巨资,通过收购雅虎来缩短与Google在搜索领域的差距,在微软支付了巨额的买路钱之后,仍然是只能跟在Google的屁股后面向前奋力追赶,何时能望Google搜索的项背,则没人能够说得清楚了。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Google从无到有,从不见经传,到无处不在,所有的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Google布局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