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识库 » 求职面试

社交谋略与技巧(精+完)

来源: 51jobBBS  发布时间: 2010-02-21 15:18  阅读: 12611 次  推荐: 0   [收藏]  

 

  五、交往冲突人际交往,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永远风和日丽,完全和谐、平静,完全无冲突。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际关系也一样,也许几分钟之前还是风平浪静,但几分钟之后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阴云密布,昔日的平静、和谐不再存在,而现实存在的却是冲突。

  平静、和谐是人际关系良好的标志,但有时过于平静、和谐则可能隐藏着一种不和谐,大家都知道平静的大海下往往是波涛汹涌。电影《乡音》中陶春与木生的爱情,可谓平和得出奇,可准认为那算得上幸福呢?另一部电影《温柔之乡的梦》中的夫妻,可称得上太阳底下最和谐、最平静的一对,男方可对女方任意支配,而女方则乐意接受,绝无违抗。然而,结果却是非常的令人悲伤,一场美梦烟消云散。相反,《李双双》中的李双双与喜旺,虽然他们经常有一点小小的不和谐,有时甚至闹得天翻地覆,可他们终究是相安无事、幸福和乐的。所以,在对待交往冲突上应该有一点辩证的观点。

  不要一看到不和谐就懊恼、回拒,转过脸去,一看见和谐就喜笑颜开,迎上前去,须知几千年前的老子《道德经》中就说过“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事物都是变化的,要防微杜渐,而不要在春风得意时就高枕无忱。

  冲突本身,并无好坏,只是它的性质和对待它的态度上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冲突非但不会闹翻脸,反而能在冲突中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统一认识,求得和谐,然而,其中的度如果掌握不好的话,那么积极冲突也就可能向消极冲突转化。有一位大学生朋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术的争论可能导致朋友的反目成仇。”学术争论,本身是积极的,但它所导致的朋友之间的反目成仇却是消极的。产生这类情况的原因是:“冲突点”的转移。争论,一般是由学术问题本身开始的,但在争论过程中,由于诸多非学术性因素的加入则可能使争论的火药味变浓,升格为非学术性的争论。双方由于在许多观点上不能取得一致,于是乎双方都希望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这种说服与反说服,几来几往,往往由于情绪的激动而引发对对方人格的攻击,结果“冲突点”由事实转向了人,冲突向消极转化了。

  现代学术史上有两位大家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探讨学术。有一天,两人又谈起来了,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双方观点争执不下,没有办法,最后两人嗓门越来越高终于用打架来解决他们的争端,但幸运的是,他们毕竟是学问修养高的人,打架之后虽对两人关系有所影响,但也无大妨碍。虽然结果并不太坏,但像这样的冲突还是尽量避免为好,好端端的一对朋友因为一点争论就闹翻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古人也讲“争”,但古人很讲“君子之争”,争要争得有风度,有气量。

  《论语》中有一段话描述了这种“君子之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吧!(当射箭的时候。)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箭完毕,]走下堂来,然后(作揖)喝酒。那一种竞赛是君子的竞赛。” “君子之争”要讲风度,怕这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吧!

  争论而导致恋人之间的分手的事也常有。比如,有一对相爱至深的恋人,就“婴儿刚出生时便先天残废痴愚,杀了他是否道德”这一问题进行争论。

  男方说:“从生物学角度看,生命从受精开始,现代科学证明腹内胎儿6 个月就己开始有思维,也就是说有心理活动了。为什么在腹外杀了残废痴愚的婴儿反倒不道德呢?我认为杀了这类先天痴愚的畸婴,无论对婴儿、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益的。”女方不同意男方的这一观点,可怎么也辩不过对方,心头忿然不乐,于是一气之下指责男方“兽性未泯”、“残酷无情”、“不是一个人”。气氛一下子就火药叶十足,一场争论变成了争吵和攻击,结局是不欢而散,分手了事。

  避免积极冲突向消极冲突转化,应当把握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不可一时冲动,头脑发热,感情用事,不顾及基本的事实,只顾着自己的个性,把理智抛诸九霄云外,冲口而出,说一些既让自己有失体面有失风度又伤害对方感情的话来。或者是虽然自己有理但苦干辩才有限而无力去说服对方,从而在面对方拒绝接受的态度时,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攻击对方的人格,揭对方的疮疤,打击对方的自信和自尊。这样做虽然自己的恼怒一股脑儿地发泄了出来,但对于解决问题本身,非但无帮助,反而会把问题弄得更加糟糕。

  二是牢记冲突点,不可随意转移沦题,更不可把论题偷换成与冲突点毫无关联的问题上。比如,双方在讨论“死刑该不该废除时”就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去展开,而不要说什么“我从来就没有看见过你写有对死刑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章,更没有看见过你写有这方面的专著,好坏我在这方面还发了一些文章吧!专著也有一两本了,你没有资格和我讨论。”此话一出,顿时全场可能会死一般的寂静,对方也感到非常的难受,自己也不好下台。面对双方争论有话题偏离冲突点时,正确的理智的方法应该是一方立即提醒偏离冲突点的人要“就事论事,不要因人废言”。至于自身,也应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辞是否有超出冲突点而出格的地方。只要能做到这一点,积极冲突向消极冲突转变的可能性就小得多了。

  冲突在所难免,那么如何具体地避免冲突扩大或者积极冲突向消极冲突转化呢?除了把握以上两条基本原则外,一般而言,以下几个方法可以作为参考:

  1.辩论爱默生说:“什么是辩论?辩论就是指说话时,把真实翻译成使对方一听即懂的语言的能力。”王充也说过:“辩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之口。”

  苏格拉底就好辩,街头就是他宣讲自己哲学并与人辩论的地方,但是,苏格拉底却从来没有在与人争论的时候发生过出言不逊、伤害对方的情况。这不得不归功于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的智慧与魅力了。辩论时,苏格拉底总是以最浅显的生活事例向对方发问,当对方回答后,他又是一个又一个地问下去,把自己打扮成无知状,但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问,苏格拉底让对方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真理,对苏格拉底表示心悦诚服。经过辩论,找到真理,这就是辩论的目的,辩论的双方无所谓胜与败,因为不是谁胜谁了,而是真理本身胜利了。抱有这样的心胸,很显然真理也找到,朋友也维持,何乐而不为呢?

  2.自检发生冲突,如果错在一方,那么争论很快就会结束。但常见的冲突则是双方都有点理,于是乎互不相让,揪住对方的把柄不放,把气氛搞得乌烟瘴气,结果两败俱伤,关系也急剧恶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双方都对对方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肯定,对自己错误的地方加以反省自查,这样的话就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感情不但不会恶化,反而会使双方更加有勇气承担责任。小说《卡玛尔》中的约翰,在同卡玛尔大吵一架后,愤然出走。在去伦敦的路上,别离的愁绪驱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于是中途折返,向卡玛尔当面赔不是。

  卡玛尔怎禁得起这般的仟悔,哭着扑向约翰怀里:“亲爱的,你没错,都是我不对,我不该惹你生气。”于是乎,一场看来势在必然的大冲突在这自检中冰消瓦解,双方比以前爱得更加的深沉了。

  一般而言,冲突难以平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情感因素。冲突出现激情时,情感中枢高度兴奋使思维中枢受到抑制,这时的冲突已不再是求得真理了,主要在于要击倒对方以求得心理平衡。

  此时的冲突者往往缺少理智控制,缺乏自我反省,就是自己错了,也发现不了,只顾像西部牛仔一样,向前猛冲、猛打,击倒对方。清代散文家魏禧说得好:“人于横逆时,愤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觉怒情躁气,涣然冰消。”

  二是自我人格因素。有的人个性太强,于是在一激动时、就不顾及对方的尊严、人格,只顾强调自己的“尊严”、“人格”、“权利”,甚至在毫无道理的时候,也盛气凌人,拒绝认输。结果,也许在气势上占了上风,可是却因此而失掉一位朋友。

  3.换位即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替对方考虑一下,谁是谁非。人,常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替自己考虑得多,替别人考虑得少,“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 (前句为曹不言,后句为刘勰言)说的就是这种倾向。总觉得对方不对,责任在对方的思维方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每当这个时候,如能与对方换一换位置,也许就心平气和了,也许结论就不会像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时那样的武断和霸道。

  争执时的心理状态是,双方都在想:错误在对方,只是对方没有认识到或不愿意承认它而已。此时,若双方就这样对峙,冲突升级的可能性就很大。

  如果在这个时候,双方都换一下位置,那么就可能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和谅解,而在明显不同的地方,双方也可能会存留下来,让以后的实践去检验,即便当场仍要争论,在这种换位思考的背景下也容易很理智地进行。

  4.谅解“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己是老生常谈了,但既然千年来人们都引用它,还是证明了它的真理性。生活本身就是复杂的,人也一样,世上的人千差万别,完全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每一个人则永远也不会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鉴于此,当冲突产生时,多一份谅解的心,少一份好勇斗狠的心,则可能“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下,风平浪静”。与人交往,应以维护双方的关系出发,彼此谦让,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学会妥协并在妥协中象征性地解决问题。

  六、分享自我这首先就涉及一个“自我”的概念,那“自我”是什么含义呢?

  自我,是由自我印象和自尊构成的。自我印象指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认为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自尊,指的是对自己的感觉如何。一般地说,对自己印象和感受是不好的,则一般也难于与他人一起分享自我。

  分享自我,指的是与你的熟人或朋友一起分享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行为主体的主要体现就是自我表露的过程。那么,自我表露又是什么含义呢?

  说简中一点,自我表露就是让别人一同分享你自己的情况。说具体一点就是:自我表露是把自己当作谈话的中心主题,是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人,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的。自我表露在有时是没有危险的或者危险是极小的,如说:“我今天看了一场电影”。但有时则是有危险的甚至危险很大,比如一男士对自己的女朋友说“我喜欢三班那个留披肩发的姑娘”。自我表露既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用非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比如表达对自己女友的爱,既可以说“我爱你”,也可以热烈地亲吻拥抱她。

  从以上的定义及阐释可以看出,自我表露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自愿性自我表露不是在别人的压力下的表述,而是自觉自愿的。比如严刑拷打下所陈述的内容就不是自我表露。

  2.有意性这指的是自我表露不是偶然的头脑冲动,而是经过考虑后有意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给别人。比如你把你在西藏的考古情况告诉给你的同事或学生,或者你认为某个朋友靠得住,可以理解你的感情,便把自己的恋爱经历告诉他或她。

  3.真实性真实,人人皆知,指的是自我表露的情况是属实的。比如某大学的教授称他现在正在带研究生,经查,他确实在带,手下既有硕士又有博士。而某人称他是某某大学的博士,经查,原来他的博士文凭是在卖假文凭的人那里买来的,这就不属于自我表露的范畴了。一句话,说谎、搞假都不是自我表露,自我表露必须是既真实又准确。

  自我表露与自我认识或自我认可关系密切,自我认识是把自己与别人加以区别而自我形成的,它一般也包括自我印象和自我评价。自我认识明确的人,自我表露也就多一些,水平也较高,而自我认识模糊的人,则一般较少自我表露或者表露得很不明确。

  自我表露还可以从诸多方面加以评估,通过这些评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或别人的自我表露,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露的量这指的是一个人自我表露的信息量。在这方面,有的人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多一些或由于个性,或由于熟悉程度很高;少一些或由于老练,或由于个性本来如此。一般来说,交际双方的自我表露的量是成正比例的。如果一方滔滔不绝。不加掩饰地表露,而另一方报之以避而不谈或者吞吞吐吐,则双方的交际或交谈则不会太愉快,以后见面时,原来自我表露多的一方也就会沉静下来,小心翼翼了。

  2.表露的积极或消极的性质自我表露中如是对自己的肯定则是积极的,如是对自己的某种否定则为消极的。家中老人说“60 岁人生才开始”这就是积极的,如说“要不了几年,恐怕我要去见阎王了”这则是消极的。过分消极的自我表露容易给人带来不安甚至恐惧,这在交际中一般是应该避免的。

  3.自我表露的深度自我表露或浅或深,这也要看自己和表露对象的关系的深浅而定。和关系深的人交谈,你可能将很多为别人所罕知的自己的隐私告诉他。比如,小时候偷过一次邻居家的东西,自己谈过多少个朋友,自己现在和妻子之间的性关系等等。而和关系比较浅的人交谈,则可能只谈些不打紧的事情,比如谈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房子,或者今天上图书馆借了一本什么书等等。当然,表露的深浅度是一个弹性的量,只有凭自己的感觉去掌握,表露的深浅度是否合适这也要依据特定的表露对象和场合而定。

  4.时间的选择自我表露与交往时间有一个函数关系,一般地说,刚刚相遇时,自我表露多一些,到了交往一段时间后,则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表露相对减少了,到度过这一“假疲劳阶段”则又会表露增多。

  朱迪·皮尔逊在《如何交际》一书中生动地写道:“与人初次邂逅中表露自己是相当有趣的。人们愿意向陌生人表露自己,这也许是因为对方不知道你的名字和身份,也没法向你的熟人泄露你的话。在飞机上旅游的自我表露机会显然更多。”接着本书的作者引用了一位叫爱琳·古德曼的社论撰写人“三万五千英尺高度上的坦白”:“大多数人都有暴露灵魂和自卫的冲动,这两种冲动在三万五千英尺的高度上碰在一起了。奇妙的情景便发生了,人们因为互不知姓名而亲切,因为不怕泄密而吐露。这种交谈直到大家在行李房各自取走行李分手为止。在飞机上,人们常常会组织起这种临时的‘会议’”。这都说明表露与时间性甚或空间性的密切关系,善于交际的人是常常有效地利用了这一规律的。

  5.表露的对象有自我表露者,就有接受表露的人,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表露的接受人,但可能却不一定是合适的接受人。比如,女孩子到了青春期,总有许多难言之隐,这些难言之隐的表述、表露一般而言她们是很讲究表露对象的选择的,她可能会对她的母亲、姐姐说,却不会给自己的父亲说,甚至也不会给自己的男友说。再比如,一个失恋的人,他或她的表露对对象的选择是相当严格的,他或她可能仅仅在几个至交知己面前表露,而对其他的一般朋友或同学则缄口不言。

  自我表露的对象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1)知己、至交好友或自己的亲人。
  (2)与你关系一般,但仍在继续发展的,或者因某种特殊的环境而使其成为你的合适的表露对象。
  (3)刚刚熟悉的人。
  (4)素不相识的人一般来说,后两者往往都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人的合适的表露对象。
  自我表露对于人际关系是必要的,对于一个人而言也是必要的,正因为必要,所以它对于建立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形象以及促进对别人的了解从而丰富我们的人际关系则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与认可自我表露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思想的整理与系统陈述,原来不成体系的问题在你向别人表露时逐渐明晰起来,在这明晰化的过程中,你也就更清楚地看见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表露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自我分析、自我发现的过程,通过解剖自己而把握住自己,也即对自己认可。一般说,积极与消极的自我表露都有助于自我认可,积极的表露增强自己的乐观与自信,消极的表露抒发了自己的愤懑,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在自己坦率的表露中对自己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从而在自己心中产生一种促使自己校正的冲动或动力。

  2.加深对别人的了解别人三缄其口、一言不发,我们难道可以了解他吗?所以,我们了解别人常常得要通过别人的自我表露,别人的自我表露越多,我们对他或她的了解也就越多或越深,我们对他或她了解越多越深我们也就更容易和他或她做朋友甚至引为知己。

  3.加深人际关系敞开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同时,也只有别人敞开自己,我们才可能了解他。他心中的欢喜、忧愁、成功、失败,他不向我们表露我们能很好地了解他吗?交际之所以成为可能并向纵深发展,主要的就是建立在自我表露从而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我向他人表露我自己,别人从而知道并了解了我的经历、个性、家庭、教育背景,如果在这时对方却只言不出,拒我于千里之外,这样还可以继续交往吗?交往就在于两颗心互相敞开,互相照亮,只有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才可能朝健康的方向前进。西德尼·儒拉德说得好:

  “一个自我疏远的人,不懂得真正和充分地表露自己,从来不会去爱别人或被别人爱。..深刻的爱是建立在对对方的了解之上的..我怎么会去爱一个我不了解的人?不了解我的人又怎么会爱我?”

  自我表露并不是像疯子那样随意地说,所以自我表露也就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小事,不是小事,就意味这里边有文章可做,有技巧可说,那么,自我表露有些什么样的技巧呢?

  一般地说,自我表露的技巧分为言语技巧与非言语技巧。

  1.自我表露的言语技巧(1)使用“我”来叙述。既然自我表露是属于个体性的行为,很显然,“我”这个词汇的介入并被高频率地使用就是很必然的事。常见的方式是,“我认为..”、“我感受..”、“我想..”、“我体会..”。“我”

  字在前标明的是后边的省略号中的内容都是经过自己考虑与筛选的,是出自自己内心的真实看法、感受、向往、希求。

  (2)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模糊的语言传达的信息也是模糊的,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标明一个人自我表露的程度不够或者失败。在自我表露时,要语言干净利落,传出明确的信息,不能说对某一件事的态度我处于“赞成”与“不赞成”之间之类的无用的废话。

  (3)要坦率地叙述。不要故意兜圈子,在使用语言上故意绕过去又绕过来。比如,“我本打算把这件事告诉给你,但是又不好说”之类的话就是不够坦率的表述,即使你果真叙述了,别人都还会给你的叙述打上一些折扣。

  (4)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思想。不完整的表述就意味着逃避表露,同时也不会给别人提供什么像样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也标志自我表露的失败。比如,你不能这样去表述一个关于对待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态度:“中学生的早恋,(停顿)”、“就像这样”。句子既不完整,语意态度也不见踪影。

  2.自我表露的非言语技巧(1)利用丰富的面部表情。面部虽小,表情肌却相当发达,它虽不能言,却可传达丰富的信息给对方。

  (2)保持眼光的正面接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内心世界的许多感受和体验都可通过眼睛直接传达给对方。同时,与人谈话,眼光避开一则意味自己的谨慎,二则意味不尊重对

  (3)利用恰当的姿势。所谓“恰当”指的是得体,有利于自我表露。如侧身对着对方或远离他人而坐就给人一种拒绝自我表露的印象,这也同时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4)利用身体的适当接触。这几乎是无声胜有声,一切含义都包含在了这适当的接触之中。比如,拍拍肩膀等等。

  (5)利用手势和动作。动作和手势如运用得好,也可以起很好的辅助性作用,初中课本中学的《挥手之间》中毛主席临上飞机前的那一挥,表达的就是一种伟人的自信。

  (6)靠近对方的位置或维持原状。“靠近”表示更亲近了,有更多愿意谈的东西要表露给对方听,维持原状只不过程度没有这么深罢了。

  语言性技巧与非语言性技巧常常是不能分开的,二者合而为一,发挥整体性的作用,交际者需要对二者都能驾轻就熟地协调运用,才可取得最佳的效果。

  总之,分享自我是一个手段,它通过自我表露而达到让别人了解自己或达到相互了解,其中所充满的技术性细节非常具有灵活性和现场性,不可重复,行为者在处理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应有一种变通的才干,切忌生搬硬套,机械运用。

  七、确认他人“他人”指的是交际的对方,“确认”则指的是确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承认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当然,确认一个人并不是指的我们对一个人全面肯定,完全同意他的一切观点和看法、感受,而仅仅是指我们在有差别中与他保持一种理解、尊重关系。

  要确认他人,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积极倾听与同感理解。这两个方面又包含若干的技术性细节。

  1.积极倾听人从呱呱坠地起就能听外界的声响,但是却未必能理解这些声音的含义,长大以后,由于文化的熏陶,我们才能够在高水平上听大自然和人生世界中的各种声音。比如,音乐家的耳朵能从山涧的泉水流动声中找到音乐的素材,社会学家能从大杂院的各种吵闹声中寻找到社会学方面的实证材料。

  但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听”不是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听”,而是交际行为中的“听”。

  交际行为中的“听”有些什么具体的规定性和技术性呢?

  (1)“听”不等于“听见”。“听见”仅表示我们的耳朵接受到了某种声波,它是一个物理事实。而“听”则不同,“听”不仅“听见”了,而且理解了。也就是说,“听”不仅是一个物理事实或活动,而且是一个心理事实或活动,其中包含有理性的理解,情感的体验等心理。

  (2)听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听的积极性又称“积极听”,正因为是积极的,所以其听有很强的目的性,或者想获得信息、知识,或者想获得解决某种问题的思路,或者想分享乐趣等。积极听的过程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听者不仅要听对方眼前说的话,而且还要通过回忆、联想把它与在此之前所说的话联系起来,以对对方的活作整体的把握与理解,这既是一个心理的过程,也是一个生理的过程。大家都有同感,认真地听老师讲,一节课下来,也许我们比老师还要累呢?

  听的消极性又称“消极听”,是一种漫不经心的听的方法,这一般在交际中是忌讳的,但这种听的方式可以用于个人的消闲或娱乐。

  积极听的障碍有以下几点:

  a.注意力集中的自己身上。交谈中注意力本应集中在对方身上,如集中在自己身上则造成混乱。导致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有几个最基本的原因。

  首先是抵触情绪。别人讲的内容与自己的观点迥异,于是乎一听则在自己的心里想着如何组织有效地反击对方,注意力自动地就偏离对方而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其次是自我中心主义。个人主体性太强,一切问题都以自己为活动或谈论的中心。再者是优越感,老师认为比学生优越,博士认为自己比本科生优越,有了这种优越感,就对对方的谈话不以为然,从而注意力偏离对方。

  b.对对方有成见。这指的是一些心理惯性左右了我们。我们生活在世俗的世界中,注重人的身份和地位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有时却先人为主,一听是某某权威讲则非常认真,一听是某讲师讲则漫不经心。或者有时因为对方衣着过于简朴,声音又太小,读音又不准从而放弃了听。

  C.环境的干扰。环境过于花哨,对人的刺激太强,使人的注意力转移。

  学校教室的布置大家都知道一般比较简洁,就是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而不至于分心去看武侠小说。

  d.信息本身的障碍。听课时,老师突然说了一句我们听不懂的话,老师也不管仍继续讲,结果我们在那里揣摩那句不懂的话而对老师后边讲的内容忽视了。这就是信息本身的障碍。当然,有时候由于说话者说的速度慢而听的人速度快,从而使二者之间留下一个空当,给注意力分散提供了机会。

  交际中听的重要目的是确认他人,积极地听可以表示出我们对对方的体贴、理解与尊重,除了这些外,积极的听还有一些具体的好处。

  (1)减少误会。积极地听就不至于漏掉关键词,你反问或反驳对方时也就不会出现偷换论题的错误,如一旦听而下积极、漏掉了其中重要的信息,则可能双方争吵一番,不欢而散。

  (2)增加知识。人的知识是有限的,通过听而获得知识是一个捷径。有研究证明,听中获得的知识占有我们总知识的一多半。而且,通过听而获得的知识由于有具体的场景、氛围,往往不容易搞忘记。

  (3)增加了解、加深关系。我们积极地倾听别人,别人也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更加地尊重你,重视你。这样就形成一种互动的良性循环,促进双方关系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听不仅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那么为了有效地确认他人而展开的积极的倾听有些什么样的艺术技巧呢?

  这也可分为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

  (1)积极听的言语技巧a.要求补充说明。要求别人讲得更详细或作补充,这本身就意味着你对对方所讲的东西很感兴趣,也标明你正在积极地听,更表示你很尊重对方。这也同时刺激了对方的更大谈兴,你也就在其中收获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b.提问。只有听懂了认真听了才提得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本身也是表明你听的积极性。

  c.变换答语。这指的是一些答语如“对”、“是”“明白了”等要交替使用。

  d.使用描述性的回答。回答时,用“我理解你的看法”、“我同意”等而不要去使用评论式的回答或否定性的回答,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不这样想”,“我认为这个问题是这样的”等等。

  e.避免默不作声。不说话或者表示对对方不同意,或者表示冷漠,总之,这都会使对方感到不快。你必须有语言参与来提示或暗示对方你正在认真地听。

  f.复述对方的内容。能简明扼要地复述对方的观点,没有认真听是不行的。既然做到了,那意味着什么也就不点自明了。

  g.阐述自己的理解。这有助于更完整地理解对方,同时也表明听的仔细。

  (2)积极听的非言语技巧a.利用身体反应。这可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微微点头,靠近对方,身体前倾。这些身体反应暗含的都是肯定性鼓励性的情感,表示自己对对方的谈话兴味盎然。

  b.利用恰当的姿势。这包括直接的面对面的姿势,灵活轻松的姿势,开放而非封闭的姿态。一般说翘二郎腿,抱着双臂,没精打采等表示的态度是不友好的。

  c.利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多一点笑脸,就多给别人一份鼓励和尊重。

  d.保持眼光接触。服神是能体现一个人的态度的。目光呆滞,表明你对别人讲的不感兴趣;视线转移,则表明你心不焉。保持眼光的接触,既可对对方表示尊重,也可以随时从眼神中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

  2.同感理解确认他人的途径不仅有积极倾听,而且还有同感理解。什么是同感呢?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中国古语中说:“爱人如己”也指的是这个意思。同感是共振,所以不是想同感就能同感的,要与别人形成同感理解,一个人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才行,概括起来,这些条件大约有如下儿点:

  (1)对自己的敏感性。同感是与人共鸣,对自己无敏感性则不可能有与对方类似的经历、情感涌现出来。只有对自己敏感,才可能顺手拈来自己的经历、情感、观点与对方发生共振、共鸣,鼓励、支持对方。

  (2)对对方提供的信息的敏感性。对对方提供的信息具有敏感性才能使自己在自己的情感、经历中驰骋,从而找出类似的经历、情感来。

  (3)敏锐的反馈能力。在对方提供的信息中找到了线索,然后又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经验对此作出迅速及时的反馈,这是搭起二者同感桥梁的必经途径,而且你迅速地表示了你的理解可能会给对方以更大兴奋感和安慰,使对方对自己也产生更好的反馈,形成良性互动。

  与别人发生同感要注意避免一种情况,那就是行为者在与别人同感理解时发出一种优越感或者施舍同情心。如有这种情绪介人,则你就自居于对方之上,不但不能很好地与对方共鸣,反而会使对方对你反感。

  同感在交际中的作用是确认他人,同时,反过来也可以加深对自己的理解,所谓“物同此理,人同此心”就是指的这点。我们与别人发生同感,就意味着在双方的情感、经历中找到了共同点,这共同点把你与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你既可以通过这个桥梁深入到对方的内心深处了解对方,与他或她一起悲伤、欢喜,同时也可以通过它而反观自身,把自己过去的经历与情感摆在自己的眼前重新咀嚼一番,对此再作理性的认识,你或许可以在其中找到更多的生活真理,或者在其中找到自己原来未曾发现的自己性格的隐蔽的一面。有了对自己的更深的理解,也就使你更好地去理解别人,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别人的位置上与别人发生更高层次的同感。

  同感理解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人,如果他或她从未与别人发生过同感理解,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我们可以说,他不可能有真心的朋友,在他的生活中不可能有与他同欢喜同忧愁的知己。

  “为一个人活着是卑鄙的”,人都是社会动物,只有在与别人发生同感理解的过程中,才能建立起自己生命的社会纽带,也只有这样,人才活得更丰富、更完整。

  交际中的同感理解与积极倾听一样具有许多的技巧,这些技巧有很大的相似性,我们以下谈论这些技巧时就尽量简明一点,属同感理解独自范畴的多讲一点,二者相同的,点到为止。

  同感理解的技巧也分言语性的和非言语性的。

  (1)同感理解的言语性技巧a.寻找共同的经历和看法。两人之间,寻找到共同的经历和看法是同感的基础,但如何把二者之间协调起来,这是一个临场性的反应问题,下面的两段谈话可作这方面的好例①“这枕头是你在黑泊特康湖遇上的那个小伙子给你的吧。见物思人,看到它你该会想起那小伙子吧。”斯图尔特轻轻地问道。

  “是他送的。”凯瑟琳回答,脸都红了起来。
  “噢”,斯图尔特说:“夏天真可爱,是吗?凯瑟琳”
  “是的,今年的夏天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个夏天。”
  “我可以想象得到。”斯图尔特回答说。

  ②比:嗨,出了什么事,鲍:哦,没事。
  比:谈谈吧,你是有心事的,把事情告诉我。
  鲍:欣蒂有点要和我分手的意思,她今天晚上和别人出比:噢,我明白了。
  鲍:是的,失去了她我可受下了。
  比:前不久,我也遇到这样的事。
  鲍:你也会有?
  比:是的,发生这种事可真不好受。
  鲍:我不相信,像你这么英俊的人,还会有人不要你?
  比:这种事情都免不了一两回。
  鲍:我想,你说得对。刚才我还觉得数我最倒霉。现在明白了,并不是只有我才有这种事,谢谢你。

  b.建议补充说明。给对方提出一些要求对方更进一步说明的建议,可以给对方以激励,请看下面这则例子:
  k:我的外语考得太糟糕了。
  P:是吗?
  K:仅仅考了30 分,真是差中之差,名落孙山外。
  P:你觉得这是考题的原因吗?
  K:不,这是我本身的原因,考前我用大部分精力去看数学,外语基本没看。
  P:你的同学考得怎么样?
  K:没看他们的成绩单,我一看我的成绩单就悲伤不已,迅速离开了。
  P:现在感觉如何?是不是比先前好一点了。

  上面这段对话中,P 的提问很有艺术性,没有一个句子是使用“你应该怎样..”这样的语气,让对方能在这谈话中把自己的苦恼一股脑儿端出来,以此她的心情也就逐渐平静下来了。

  C.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回答。描述性的语言是为对方考虑,评论性的语言则有教训别人的味道。如“我知道你今天情绪不太好”就是描述性的,而“你最好不要这么闷闷不乐”则是评论性的语言。

  d.予以肯定性的反馈回答。积极的反馈反映同感程度深,能给对方以更大的喜悦或安慰。如:
  K:我打赢了,赢了5 分。
  P:我想你也会赢的,我和张兵在你比赛前就打过赌,我赌你一定赢。
  K:你看这奖牌多漂亮。
  P:漂亮的奖牌总是会和你有缘的,下次再多拿几个回来。
  其他的语言性技巧还很多,可以参看前面的“积极倾听”部分中的技巧部分。

  (2)同感理解的非言语性技巧。这一部分与“积极倾听”部分中的“非言语性技巧”差不多,这里就不再重复,请读者参看前面的内容。

  以上分别介绍了确认他人的两个方面:积极倾听、同感理解。这两大内容虽然分开但其在交际中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也许积极倾听的过程也就同时是同感理解的过程,反过来也一样。所以交际的时候,文际行为者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交际中赢得更多的朋友,把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织碍越来越大,越伸越远。

0
0
标签:职场

求职面试热门文章

    求职面试最新文章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