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识库 » Web前端

模拟HTML表单上传文件(RFC 1867)

作者: zhaojie  发布时间: 2011-03-28 13:41  阅读: 3390 次  推荐: 1   原文链接   [收藏]  

  如今使用HTTP协议定制API已经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在普通的GET和POST请求中传递些参数估计人人都会,但是如果我们需要上传文件呢?如果只是传递单个文件,那么将数据流POST给服务器端即可。但如果需要上传多个文件,或是在文件之外需要附带一些信息,那么又该怎么做呢?之前我遇到过一些朋友是这么打算的,他们说,不如就把文件流转化为文本,然后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字段传递。这么做自然可以“实现功能”,但缺点也很多。首先,将二进制流转化为文本会增大体积(例如最常见的BASE64编码会增大1/3的数据量);其次,既然互联网上存在相关的协议,又为何要自定义一套规则呢?其实这便是《RFC 1867 - Form-based File Upload in HTML》,它是我们用HTML表单上传文件时使用的传输协议,虽然十分常用,但似乎了解它的人并不多。

  普通POST操作

  说起HTML表单,大家绝对不会陌生。例如下面这样的HTML表单:

<form action="http://www.baidu.com/"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myText1" /><br />
<input type="text" name="myText2" /><br />
<input type="submit" />
</form>

  提交时会向服务器端发出这样的数据(已经去除部分不相关的头信息):

POST http://www.baidu.com/ HTTP/1.1
Host: www.baidu.com
Content-Length:
74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myText1
=hello+world&myText2=%E4%BD%A0%E5%A5%BD%E4%B8%96%E7%95%8C

  对于普通的HTML POST表单,它会在头信息里使用Content-Length注明内容长度。头信息每行一条,空行之后便是Body,即“内容”。此外,我们可以发现它的Content-Type是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这意味着消息内容会经过URL编码,就像在GET请求时URL里的Query String那样。在上面的例子中,myText1里的空格被编码为加号,而myText2,您看得出这是“你好世界”这四个汉字吗?

  使用POST上传文件

  不过之前的HTML表单是无法上传文件的,因此RFC 1867应运而生,它的目的便是让HTML表单可以提交文件。它对HTML表单的扩展主要是:

  • 为input标记的type属性增加一个file选项。
  • 在POST情况下,为form标记的enctype属性定义默认值为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为form标记的enctype属性增加multipart/form-data选项。

  于是,如果我们要使用HTML表单提交文件,则可以使用如下定义:

<form action="http://www.baidu.com/" method="post"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input type="text" name="myText" /><br />
<input type="file" name="upload1" /><br />
<input type="file" name="upload2" /><br />
<input type="submit" />
</form>

  为了实验所需,我们创建两个文件file1.txt和file2.txt,内容分别为“This is file1.”及“This is file2, it's bigger.”。在文本框里写上“hello world”,并选择这两个文件,提交,则会看到浏览器传递了如下数据:

POST http://www.baidu.com/ HTTP/1.1
Host: www.baidu.com
Content-Length:
495
Content-Type: multipart/form-data
; boundary=---------------------------7db2d1bcc50e6e

-----------------------------7db2d1bcc50e6e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 name="myText"

hello world
-----------------------------7db2d1bcc50e6e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 name="upload1"; filename="C:\file1.txt"
Content-Type: text/plain

This is file1.
-----------------------------7db2d1bcc50e6e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 name="upload2"; filename="C:\file2.txt"
Content-Type: text/plain

This is file2
, it's longer.
-----------------------------7db2d1bcc50e6e--

  这段内容比较有趣,值得细细观察。首先,第一个空行之前自然还是HTTP头,之后则是Body,而此时的Body也比之前要复杂一些。根据RFC 1867定义,我们需要选择一段数据作为“分割边界”,这个“边界数据”不能在内容其他地方出现,一般来说使用一段从概率上说“几乎不可能”的数据即可。例如,上面这段数据使用的是IE 9,而我在Chrome下则是这样的:

POST http://www.baidu.com/ HTTP/1.1
Host: www.baidu.com
Content-Length:
473
Content-Type: multipart/form-data
; boundary=----WebKitFormBoundaryW49oa00LU29E4c5U

------WebKitFormBoundaryW49oa00LU29E4c5U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 name="myText"

hello world
------WebKitFormBoundaryW49oa00LU29E4c5U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 name="upload1"; filename="file1.txt"
Content-Type: text/plain

This is file1.
------WebKitFormBoundaryW49oa00LU29E4c5U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 name="upload2"; filename="file2.txt"
Content-Type: text/plain

This is file2
, it's bigger.
------WebKitFormBoundaryW49oa00LU29E4c5U--

  很显然它们两个选择了不同的数据“模式”作为边界——事实上,浏览器提交两次数据时,使用的边界也可能不会相同,这都没有问题。

  选择了边界之后,便会将它放在头部的Content-Type里传递给服务器端,实际需要传递的数据便可以分割为“段”,每段便是“一项”数据。从上面的内容中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数据传输的规范,因此便不做细谈了。只强调几点:

  • 数据均无需额外编码,直接传递即可,例如您可以看出上面的示例中的“空格”均没有变成加号。至于这里您可以看到清晰地文字内容,是因为我们上传了仅仅包含可视ASCII码的文本文件,如果您上传一个普通的文件,例如图片,捕获到的数据则几乎完全不可读了。
  • IE和Chrome在filename的选择策略上有所不同,前者是文件的完整路径,而后者则仅仅是文件名。
  • 数据内容以两条横线结尾,并同样以一个换行结束。在网络协议中一般都以连续的CR、LF(即\r、\n,或0x0D、Ox0A)字符作为换行,这与Windows的标准一致。如果您使用其他操作系统,则需要考虑它们的换行符

  实现

  了解上述策略之后,使用编程来实现文件上传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例如我这里便编写了一段简单的代码实现这一功能。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Part类,表示每“段”,它的Write方法会写入整段数据。每段数据分为Header和Body两部分,使用WriteHeader和WriteBody两个抽象方法写入:

public abstract class Part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WriteHeader(StreamWriter writer);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WriteBody(StreamWriter writer);

public void Write(StreamWriter writer)
{
this.WriteHeader(writer);
writer.WriteLine();
this.WriteBody(writer);
}
}

  接着便是表示普通字段的NormalPart和文件上传得FilePart:

public class FilePart : Part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FilePath { get; set; }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WriteHeader(StreamWriter writer)
{
writer.WriteLine(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0}\"; filename=\"{1}\"",
this.Name,
Path.GetFileName(
this.FilePath));

writer.WriteLine(
"Content-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WriteBody(StreamWriter writer)
{
var data
= File.ReadAllBytes(this.FilePath);
writer.Flush();
writer.BaseStream.Write(data,
0, data.Length);
writer.WriteLine();
}
}

  最后便是统一写入各段的Write方法,我在这里使用新建的GUID作为“边界”:

static void Write(StreamWriter writer, IEnumerable<Part> parts)
{
var guidBytes
= Guid.NewGuid().ToByteArray();
var boundary
= "----------------" + Convert.ToBase64String(guidBytes);

  foreach (var p in parts)
  {
    writer.WriteLine(boundary);
    p.Write(writer);
  }

  writer.WriteLine(boundary
+ "--");
}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不过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复杂一些。例如,由于HTTP协议需要先发送头信息,因此我们需要提前计算出Content-Length再传输所有内容,不过我相信这对您来说也不会是件难事。

  其他

  世界上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协议,在我看来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所谓使用自定义的协议。协议在制定时,往往也会考虑到安全、性能等诸多方面,有时候我们自己所谓的“顾虑”其理由也并不充分。更重要的是,使用现成的协议,我们往往都有现成的实现,对于开发和测试都会有很大帮助。

  RFC 1867是一个很简单的协议,当然再简单也不是我这短短一篇文章可以完整描述的,其中很多细节(例如在同一个“段”中上传多个文件)就要靠您自己去挖掘了。

1
0

Web前端热门文章

    Web前端最新文章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