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知识库 » 程序人生

十年总结共勉之

作者: 灰色的轨迹  来源: 博客园  发布时间: 2009-10-21 17:24  阅读: 1109 次  推荐: 2   原文链接   [收藏]  

  昨天在csdn上看到一篇“十年总结”的文章,颇受感动!不为作者光鲜的履历感动,感动的是他为80后、90后提供了一顿精神大餐,大家深受鼓舞。想想如今的我,已过而立之年,远谈不上成功,但在广州摸爬滚打近十年,也总结了些许成功的经验,加之我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所以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感受,希望对刚出校门的80后、90后有所帮助。

  我的经历并不算光鲜,在同龄人中只能算中上,靠自己的奋斗,在30岁之前解决了很多人需要解决的房子和车子(这当然有一定的机遇在里头)。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缺成功的欲望,缺少的只是动力和方法。动力是精神层面的,包括意志力、兴趣、爱好,动力需要可持续性;方法是技术层面的,方法要因人而异,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如果每个人把握住这两点,相信离成功不会遥远,至少这个过程是非常享受的。

  对我而言,方法积累了一些,动力亟待加强(这也是我为什么开始写博客的原因了)!下面把我总结的6大原则拿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共勉。

  原则1——尊重客观环境

  小时候上的自然课就在教我们认识大自然,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更是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客观环境。但事实上,很多人除了认同自己的出生环境(很少会有人因为出生贫寒而责怪自己父母吧),对于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就不怎么认同了。往往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所处环境。我们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门课没学好关键是老师讲得太差了”,“任务没完成是因为办公室太吵了,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等等。诸如此类的抱怨也不是全无道理,但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环境,而又将所有责任归咎于环境时,错还在自己,最后吃亏也只能是自己。

  所以,与其在那发牢骚,不如积极调整好心态,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老板(或者上司)交给你一个极不情愿的任务,但你是不可能推却掉的了。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想老板是故意给小鞋你穿,或者故意整你。这样只能将自己推进无尽的深渊(整晚失眠)。在老板看来,他或许只是根据公司需要安排一项任务而已,他没有必要故意为难自己的员工(当然,如果他真的是想逼你走人,那另当别论了)。这个时候你要理性分析一下为什么自己极不情愿?如果仅仅是因为任务比较辛苦,牺牲自己很多时间,或者跟自己的兴趣相左,或者任务难度大、压力大,那就要极力去克服了。你要这样想,老板是因为看得起自己才把任务交给自己,而且任务一旦完成,自己不但得到了锻炼,也为今后升迁奠高了基石。关键是要把心态调整过来,心态好了,一切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记住:遇到环境不如意,积极面对才是正道,消极回避等同于破罐子破摔!

  原则2——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吃亏

  做IT这一行的,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吃苦,尤其年轻人,但能吃亏的就寥寥无几了。大家之所以愿意吃苦,是希望能够苦尽甘来。但是我们看到,光学会吃苦似乎并不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加班熬夜,人人都会啊!那为什么有的人就容易得到上司和领导的青睐,加薪、升迁像坐飞机似地,而有的人就一直徘徊不前呢!

  除去其他因素,我觉得最重要一点就是没有处理好吃苦与吃亏的关系。很多人能吃苦,但吃不起亏。比如,有些人辛辛苦苦给老板做了一个100万的项目,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要求老板分给自己多少(有点飘飘然了)。这种心态只会将自己路越走越窄。年轻人需要的是锻炼机会,如果过于计较得失,只会让自己变得孤立,甚至被公司抛弃。毕竟,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公司这个大平台上才得以完成的。刚开始参加工作时要抱着感恩的心态,是公司给你提供了成长的机会,你需要做的是争取每一个能够让你快速提升自己的机会。在工作的头3-5年,薪水高一点低一点不重要,关键是3-5年后你是否有足够的资历但当大任。如果到那时你有足够分量和积累,我估计你想薪水想低一点老板都不同意了(怕你跑了),而且相比工作头几年,你的薪水一定是指数级增长的。

  记住:往往是既吃得苦又吃得亏的人才能够在职场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年轻人切记!!!

  原则3——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每年到毕业找工的时候,很多应届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选择做哪方面工作。即便对于有1-2年工作经验的人,也存在着同样的困惑。是做销售?还是做技术?或是做管理?很多年轻人都倾向于先搞几年技术,再考虑转行去做市场或者管理。还有一些搞技术的人偏好做底层技术研发(偏硬件),认为做上层应用软件没有技术含量,而且对开发语言和工具很重视。其实这些想法都无可厚非,我想强调的是,在你做决定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特长和个性,适合做什么。不要人云亦云,人家认为好的,不一定适合你;在当时不怎么好的,不见得未来就不好。

  记得我在读研时,刚开始一心想去知名IT公司做,后来在外兼职做了一段时间(做过IT培训讲师、在上市公司做过兼职程序员),发现很多东西和自己想像的出入很大,而且发现自己的特点并不适合在大公司干(自己比较能折腾,喜欢无拘无束,觉得固定的工作岗位不适合自己),所以后来找工专门瞄准高校。当时我的很多同学还不理解我,怎么就想去高校混清闲呢???(当时我们班就我一个人选择进了高校,现在他们很多人都觉得我当时的想法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呵呵)。我自认为我的选择也是正确的,至少是符合我的特点的。在高校工作我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很快就和外面企业有了联系和合作,在获得了自由身的同时,经济收入也能和外面工作的同学持平。(当然,我这里不是有意夸大高校如何好,只是比较适合我这么一个平凡的人而已。要有大的作为,还是得去企业闯,高校是深得见底的地方。)

  记住:认清楚自己再做决定,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原则4——事无巨细,追求卓越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强调凡事从小事做起,只有把小事做好了,才有可能成就大事。现如今,我们很多年轻人却对这一古训视若罔闻,在他们看来,做繁琐的小事是浪费时间,要做就做有技术含量的大事。其结果可想而知,这些人不断失去成长锻炼的机会,而且还会被冠以“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好高骛远”的帽子,职业前景一片暗淡。我身边一些研究生就是这样的情况。刚进实验室接触实际项目时,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怨声载道,“这项任务太简单,没什么技术含量”,“这个任务与我的职业规划相左,没劲!”,等等。实际上,这种认识都是极其错误的,只会让自己白白失去锻炼的机会。我个人认为,事无巨细,只有我们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才有可能获得老师(上司)的信赖,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担当重任,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个必须经历、不可跳跃的过程。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做每一件事,都要拿出100%的热情,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要知道,追求卓越的过程是无止境的。千万不能因事小而轻视!

  记住:能够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那你离成功已经很近了。

  原则5——克服惰性,注重积累

  记得小时候在自家地里帮忙干农活(摘棉花)时,我父亲对我说过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不怕你慢,只怕你站”。很通俗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凡事要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IT技术更新速度快,每个人都深有体会。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在工作之余能够专研一点自己感兴趣的新技术、新内容,来巩固、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和竞争力。刚开始时可能满腔热情,劲头十足,可没多久,就开始泄气了,最后往往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但很重要一条就是惰性在作怪。每个人都有惰性,在现代高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们不能奢求自己100%克服惰性,正如我们不能奢求自己每一天8小时高效率去工作一样,但是,我们需要做到也应该做到的是每一天都必须坚持,因为放弃意味着中途而废,意味着之前所有付出将随之东流。只要我们每天都在积累,终究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记住: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不怕你慢,只怕你站!

  原则6——注重方法和能力培养,技术不是万能的

  当今这个社会,造就了太多知识英雄,尤其是IT界,很多以技术见长而成功创业的人(如微软比尔盖茨、腾讯马化腾、金山求伯君等等)成了年轻人顶礼膜拜的对象。同时,也在社会上造成一种印象,技术是至高无上的,技术是尚方宝剑,有了技术就有了一切。这种过于崇尚技术的氛围使得我们很多年轻人唯技术独尊,而且对技术的理解也产生了偏差,认为越复杂、越与底层相关的才叫技术,“学软件就要学C++”,“学会了Visual C++,走遍天下都不怕”,搞硬件就要搞嵌入式系统、IC设计”,等等。我想说的是,技术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把技术简单等同于某个工具,更不能忽视比技术更为重要的方法或能力的培养。掌握一项技术,你可以把一件具体事情做好,但有了能力和方法,你可以把很多事情做好。技术总是在推层出新,而方法和能力将会终生受用。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吧!

  这里想特别提醒一下我们很多在校研究生朋友,他们一心想提高自己的技术,以为学到了某项技术才没有枉费三年的研究生涯,才能够找一份好工作。而实际情况是,这些学生在校接触的技术大多数都没有在工作中用上。用人单位实际看重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方法。道理很简单,有了方法和能力,做什么都行,而技术只是体现能力的一个方面而已。

  记住:我们需要技术,但我们更需要培养有效的工作方法并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2
0
标签:程序人生

程序人生热门文章

    程序人生最新文章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